• 天美娱乐


  • 当前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经营范围
    • 工程总承包
    • 建筑技术研发
    • 房地产开发
    • 文化传媒
    • 电力工程安装
    • 金融投资
    • 工程项目咨询与服务
    • 油品销售

    行业资讯

    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帷幕

    2013-09-18 13:11:25

       9月16日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一轮发展期拉开帷幕,作为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既惠当前更利长远,既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造福广大群众 、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又能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可以预见的是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有利拉动经济增长
       从地铁 、轻轨到城市供水、污水、雨水 、燃气 、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改造,再到城市供水、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生态园林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清单”很长。而这些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 、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消费能力及流动频率的不断增长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愈加强烈。
       “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挥助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效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李如生说。
       专家认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可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目前 ,钢铁、有色金属 、建材 、造船、纺织等不少传统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既可以拉动内需,为投资找到更好的方向,又能够改善民生 ,一举多得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多大的效应,目前来看很难测算出准确数值。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次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更加强调对薄弱环节的建设。“此次主要的亮点在于项目选择上既准且优 。同时,不是爆发式的投入,而是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既利当前 ,更利长远。”张立群说。
       更加突出改善民生
       尽管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一些地区,城市水 、电、气 、热管网建设仍旧不足 ,一些居民区还没用上管道煤气,享受不到集中供热 ;有的管网严重老化,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和输电能力;不少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跟不上城市扩容的速度,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大多数城市存在着地铁、轻轨等公交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 ,影响到广大居民的日常出行。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此次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坚持先地下 、后地上,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 、电力 、通信、公共交通 、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同时,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提高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专家评价,这一系列要求找准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民生优先的原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城市建设不能只搞地面建设 ,只搞形象工程 ,必须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人是城市的主体,公共基础设施也理应为群众造福 。如果不是民生优先,而是形象优先 ,就会大量浪费财政资源。”同时,她认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可带动钢铁、水泥 、建材 、装备 、仪表、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融资渠道有望拓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较强 ,资金大多由各级政府筹集 。在新发布的《意见》中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大力推进。中央财政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城镇污水管网专项资金等现有渠道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要确保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可以看到,各级政府仍将是筹集资金的主要力量。
       但在此基础上,《意见》特别提出 ,要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这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打开了新的空间。《意见》提出,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政府应集中财力建设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要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 、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 ,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 ,参与投资 、建设和运营有合理回报或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可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在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将向市场开放,能够由民间资本做的,就将其拉进来 ,而不再由政府大包大揽。”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未来政府须拓宽各种融资方式,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他认为 ,需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 、建立多层次债券市场,将大量居民储蓄通过债券的方式融通到基础建设中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蒋震也表示,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明确提出将引入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 ,这是国家鼓励引入民间资本思路的具体体现。他同时强调,应该在引入民间资本的过程中严格资质审核,规范招投标程序 ,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王俊豪建议 ,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及实施细则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 、合资 、合作、资产收购等方式直接参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基金  、股票等间接方式参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关于天美娱乐 | 新闻中心 | 工程案例 | 品牌理念 | 反馈留言 | 联系我们

  • XML地图